每个人都经历过成长的过程,都体验过成长的滋味。在成长历程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事。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骑自行车的经历。
记得那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在家闲的无聊,忽然,我心里冒出来一个念头,自言自语地说:不如骑骑自行车吧。于是,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一辆自行车,妈妈终于答应了,想变戏法一样给我推出来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原来妈妈早就准备好了呀!我兴奋地和妈妈推着自行车来到了市政广场。广场上有许多人在骑自行车,轻松自如。我想:骑自行车原来这么简单呀!不就是把手放在手把上,把脚放在踏板上,一圈一圈蹬吗?可是,实际操作发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刚坐上自行车,正准备用脚踩踏板,可是我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却怎么也踩不下去,只听扑通一声,自行车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左摇右晃,害得我摔了个四脚朝天,我急忙爬起来,怒气冲冲的跑回家里,坐在沙发上,妈妈也急忙跟了过来,看见我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急忙对我说:做什么也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难道你学自行车不也一样吗?我听了妈妈的话,脸一下子变红了对妈妈说:那我们现在就练自行车吧。妈妈说:好啊!我再次跟上妈妈来到市政广场,刚到市政广场,妈妈就告诉了我骑自行车的要领,我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马上就去骑自行车,我刚骑上自行车,就按照妈妈告诉我的要领,骑自行车的时候要目视前方不能左顾右盼脚要一圈一圈地来回踩踏板要掌握好平衡,果真,自行车像一个听话的小孩子,听着我的指挥。如今,我也能像别人一样骑得轻松自如,如果遇到 一些不会骑自行车的人,我还会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下,听着他们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家,我打开窗户,发现天空格外得蓝,太阳格外得灿烂,通过这次学骑自行车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都要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没有再和妈妈一起逛街,甚至害怕和她一起去买衣服,我们的关系像是隔膜了一层塑料膜,渐渐的淡了开来。我害怕路人眼中火辣辣的眼神,就好像我是待罪的嫌疑犯,我无法说出为什么,只是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让我想抓狂却无勇气。甚至是走在马路上都低着头。
一周结束之后,回到家,突然有一种不适应的感觉,仿佛我的人生全都应该在学校里度过,回家只是在剥夺我学习的权利。可能会因此落后,让别人一跃而上,将自己甩得远远的。 我不敢面对老师的不满,还有长辈的眼神。那样的话,电脑、手机等都会被他们说成影响我的“奢侈品”。 害怕被人看见的感觉,不喜欢户外活动,不自在体育课上的运动,不习惯老师期许的眼神,甚至还有同学眼中的鄙夷。
不明白,难道这就是我成长的代价吗?让我在原本应该健康,光明的学校生活中,妄想逃避,恐惧学习的态度;让我在原本要好的同学中,看见她眼底的不耐,波波折折,最后还是决定放弃;让我在原本快乐的班集体中,发现了同学们的落寞,还有无神;原本的爱好变成了原始,匆匆在生命里一闪而过;还有让学习侵占了同学们的课余时间,除了做题,根本就没有其它多余的话题………
成长的代价也许是让我们在痛苦中虚脱,然后变得冷漠、防备。却被冠冕堂皇地说成是成熟。而在我看来,成长就是压力,每有一轮新的成长就会加入更深一层的压力。不要说不是,我明白,在大人眼里,我们懂什么?是品牌、或是时尚。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压力,什么才是真正的竞争?
我要说:社交是一只压力,朋友是一种压力,家庭是一种压力,面对更是一种压力。恐怖的是,我们无法说出这样压力由谁传来,老师?不,“那是为我们好”。家长?不,“那是我们在成长”。社会?不“什么是社会?我们不懂”……
罢了,每一次的抗议只能被视为一场儿戏。其他人不懂,就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只是每一次的落寞,让我们积累孤独的感觉;每一次的失败,让我们看清除这个社会;每一次的泪水,让我们无法忘记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道不清,言不尽,亦难忘!
成长------我所付出的一切感情都将铭记在心。因为这是成长的代价。
自从上一年级,我就一直戴着它,少先队员都知道:红领巾是由许多中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现在我是五年级学生了也更懂事了,只要一瞥见胸前鲜红的领巾,眼前仿佛展现出那面飘扬的旗帜,耳畔仿佛想起谆谆的教导,而自己的为它争光的理想也会越发清晰。当我在公交车上,看见两鬓苍苍的老人,一瞥见胸前的红领巾,就不会视而不见,尽管自己也是精疲力竭。当我在马路上,看见脚步蹒跚的老人,无论我的脚步是多么匆匆,一瞥见胸前的红领巾,就不会坐视不管,尽管自己因此耽误时间。当我在校园里,看见脚边的垃圾,一瞥见胸前的红领巾,就不会置之不理,尽管自己的时间也十分紧张。
只要一瞥见胸前鲜红的领巾,那与五星红旗一样耀眼炽热的红色,令人联想到昔日革命烈士为了自己的理想面对重重阻力的不屈不挠的态度。先辈为了自己的理想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我一遇到困难就要逃避,这样是否对得起用鲜血染成的红领巾。每想到这里,我便重振精神,反复地问自己还有什么办法,直至得到满意的答案。它使我懂得了不畏惧困难,不轻易言败,这于我的成长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红领巾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这句响亮的话语总是在耳盼回荡。因此我就总觉得它的非凡的意义使红领巾所折射出的光芒分外耀眼,特别是当它与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相辉映的时候,想着它是国旗的一角,心中升腾起的便是无限的自豪感,在倍感自豪的同时,也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就在那天,我上学,走到马路边上,看见马路上车水马龙,我四处望望,发现对面的马路边上,有一位老爷爷,他是盲人,不太会走路,我想帮助他过马路,于是,我就急忙跑了过去,便问“老爷爷,你怎么了?过不了马路了吗?”老爷爷说:“眼睛不好了!看不了路了!”“我来帮你吧!”我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老爷爷的手,等到绿灯的时候,我把老爷爷送到了马路对面,老爷爷感动地说:“谢谢你了!小同学。”我连忙说了声“不用谢!”。我感觉我做了一件对的起红领巾的事。这类的好事我做了好多。红领巾永远如熊熊燃烧的火光,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很自豪,红领巾伴我茁壮成长!
语文课上,老师教了我们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就是宝剑的锋芒是通过磨砺得出来的,梅花的香气是经过寒冬里的酝酿后散发出来的。我很喜欢这句名言,我想成为这样的宝剑,我想做一个有着梅花气质的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每当我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我总会用这句名言来勉励自己。
我是妈妈的掌上明珠,从小妈妈就不让我做家务。一次,妈妈外出加班,并叮嘱说:中饭给我送回来。我欣喜,因为我可以在家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我灵机一动,有了,为自己解决中饭。心动不如行动,我回忆着妈妈给我做饭的情景,学着妈妈的样子来到了厨房开始淘米,米是找到了,可吊桶里没有水,因为天气冷,自来水管冰了,所以必须拎着桶到村子的井里打水,天气寒冷,一双小手,还没开始干活就已经冻得红通通的,真想打退堂鼓,忽然我听到这样一个声音:“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低头,还想成为一个有梅花气质的人!”我感到很惭愧,决定向困难挑战。
我信心十足地来到了井边,小心翼翼地把吊桶顺着绳子放入井里,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吊桶连同绳子一齐掉在井里边,好不容易水桶浮在了水面上,可这吊桶像着了魔似的,就是不肯沉下去,不管我怎么甩绳子,桶里总是装不满水。我不断地鼓励自己: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谈迁写成《国榷》经历了多少坎坷,难道自己就不能做好一件小事?我吸取了前几次甩绳子不够到位的教训,重又打起水来,这一次我把吊桶绳全部卷成一团放入左手,右手拿住吊桶,口朝下,底朝天,然后用力把水桶扔进井中,哈哈,成功了,水桶里终于装满水了,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才把这桶水提到了地面上,虽然晃晃荡荡只有半桶了,可心里还是有着说不出的高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
在我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这句名言也总是激励着我,遇到困难、挫折我总是会想尽办法去克服,解决。他们就像一只只纸老虎,如果你勇敢地向它们发出挑战,它们就会向你低头,如果你总对它们畏首畏尾,那么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锋利的宝剑”。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牛吃草吗?牛先把草吞下去,再慢慢反刍出来细细咀嚼消化吸收。妈妈总是说我学唐诗就像牛吃草一样,先把唐诗囫囵吞枣“吃”个饱,然后再在日常生活中“稀释”加工,最后提炼成我的智慧和修养。 也许你们会不相信,我曾经在一岁半的时候一个月背会了一百首唐诗呢!在那一个月里,唐诗是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在我乖的时候,妈妈就抱着我让我看着书上漂亮的画面,大声地为我朗读;在我玩耍的时候,妈妈就给我放磁带,我会一边听着配有美妙古典音乐的唐诗,一边玩耍,玩得是不亦乐乎;在天气好的时候,妈妈就骑着电动车带着我出去玩儿。在路上我们看到什么,妈妈就教我背诵相关的唐诗。虽然我并不懂得那些唐诗的意思,但是妈妈一直坚持着对我“对牛弹琴”。就这样,一个月的时间,妈妈教我的唐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了。妈妈说我把唐诗囫囵“吃”进脑子里了。 慢慢地,我会对我背诵的唐诗对号入座了。当我看到天上皎洁的月亮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大声背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当我看到奶奶在为我做棉衣时,我会脱口而出孟郊的《游子吟》;当我看到盛开的桃花时,我会想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妈妈说,我就像小牛一样开始把“吃”进去的唐诗反刍出来了。于是,妈妈就简单地给我讲解,我懵懵懂懂地懂得了那些唐诗的意思了。 我在唐诗的陪伴下一天天地成长起来了,我除了会用唐诗中写情写景写物的语言,了解了唐诗的作者以及相关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深深明白了唐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我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懂得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的道理,因为无名氏的《金缕衣》告诉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也非常爱读书,因为坎曼尔的《教子诗》告诉我“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念无更”;我还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动手去试一试的道理,因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告诉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在的我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我学到了更多的唐诗,而且我像小牛一样已经把唐诗完全消化吸收了。唐诗让我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见识,越来越知书达理!啊,我这头小牛真的是越来越爱“吃”唐诗啦!
成长是每一个人的必经之路,它有时很坎坷,有时很平缓,有时很重大,有时很渺小……
我们每一个人成长阅历都会大有不同,为此我的成长经历大门又再一次被打开:
今天,晴,阳光十分充足,当我正在呼呼大睡的时候,母亲已早已起床早早地便向伸着懒腰、睡意朦胧的花儿们问好,当妈妈做好香喷喷的早饭后,那股香味就好似一个无形的手把我从床上拉了起来。“早安!”母亲微笑地对我说到,“哈……早安。”我抹去了眼颊中睡意的泪珠,也就证明一天开始了……
在我正细细品味早餐时,母亲便快速地吃完饭,便忙活了起来,我呢,悠闲地打开了电视机,漫不经心地看起了新闻联播。看着,看着新闻便结束了,而我的饭居然还没吃完。我便看了看妈妈,趁她不注意便将饭倒入了嘴中,便立即将碗拿入了水槽洗了起来,当我洗好碗之后,母亲便出门了,我感到十分奇怪,她今天又不用上班,出门干什么呀?我便问了一下母亲,她说她去晒被子,可她却没有拿被子呀!我心想。于是,我便与母亲一同下楼,当时走到了楼道门口,我看到小道周围被昨日大雨弄得十分脏乱,枯枝残叶融成一团,此时,母亲便让我与她把这样枯枝残叶消除掉,当时,我想:清除道路可是小区清洁工的责任,为什么要让我们去完成这项工作呢?那要小区清洁工来干嘛?可我看到母亲已在清理时,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与她一同清理,过了大约一小时,我们终于打扫出了一条可以通行的道路,于是我便抹了抹汗水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潮湿而又新鲜的空气。于是,我又加快脚步上楼拿好被子,又匆匆忙忙地跑下楼,那个真的可以说像上战场一样快。接着,我们晾好衣服便上楼了……
到了太阳打哈欠时,我们又下去收被单。当我要收起晾衣线时,母亲便握住我的手说:“我们不用收这条线。一来,以后我们还可以用,二来,邻居也可以用。”
在这件小事中,我成长了,我懂:予人方便,予己方便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在完成自己任务时,多为他人着想,这样世界才会向你微笑。